三门县位于中国“黄金海岸线”中段的三门湾畔,西枕天台山、北接宁波、南邻台州市区。三门湾口有三山矗立,形成三道航门,故名三门湾,三门县因此而得名。县域面积1510平方公里,其中海域面积近500平方公里,下辖6镇1乡3街道,总人口44万。
近年来,三门县委县政府紧扣“开放开发、拥湾发展,以昂扬的姿态阔步挺进湾区时代”战略目标,举全县之力打造台州北部湾区、鲜甜三门、教育振兴、红色教育联盟四张金名片,在全县上下凝聚起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力量。2019年,全县经济、平安、党建工作全面跃升、全线飘红,市对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、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获得“双优秀”,平安考核全省第一,为近10年来最好成绩。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5.74亿元,增长8.3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%,民间投资增长72.5%,工业性投资增速41.4%,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2%,制造业投资增长58.9%,外贸出口增长14.9%,工业用电量增长8.4%,增幅均居台州市第一。
三门境内有旗门港、海游港、健跳港、浦坝港、洞港5条港湾,其中健跳港被孙中山先生称为“实业之要港”,并列入《建国方略》,目前这一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。湾区经济加快发展,县域近20平方公里范围列入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台州联动创新区,三门湾区域纳入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,健跳港年吞吐量达到1200万吨,培育橡塑、清洁能源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整车及汽摩配、健康时尚、新型建材六大百亿产业集群,构建了一条贯穿三门南北沿海的580平方公里产业带,打造成为万亩千亿级湾区大平台。加快湾区互联互通,上三高速公路、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直抵三门,甬台温铁路穿境而过,接受上海、杭州、宁波及温州的辐射十分方便,与宁波机场仅需40分钟车程。
素有“三门湾、金银滩”之美誉,全县海岸线长370公里,浅海面积59万亩、滩涂21万亩、大小岛屿166个,是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,三门青蟹、螠蛏、望潮、跳跳鱼等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被命名为中国小海鲜之乡、中国青蟹之乡。把小海鲜的“鲜甜”品牌嵌入到所有农产品开发,作为区域公共品牌来打造,融入到康养、生态、社会民生等各领域,共享鲜甜小康路做法获评全省十大县域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。三门先后被评为全国首个气候康养县、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、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县、浙江省基本无违建县、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创建县、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县。
聚焦全县办学条件跻身全省中等行列,教育质量跻身全市中等水平“两个中等”目标,深化县管校聘、集团化办学等改革,教育质量一年一跃升,去年高考一段上线人数、名校录取数实现新突破,三门技师学院成功摘筹,全国首个“未来教育”试验基地落户三门,完成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摘帽,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通过预评估。
1928年5月26日,亭旁起义打响了浙江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成立亭旁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,为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。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,是全省第一个解放的县。借助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东风,以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抓手,培树打造亭旁起义、城西精神、蛇蟠围垦等精神地标,全国首家红色地名馆、三门围垦纪念馆开馆,城西村八任书记入选“浙江骄傲”。坚持串点成线,红蓝绿相融,蛇蟠国家5A景区创建全面启动,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,三门被列入浙江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名单。
2020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、“十四五”规划谋篇之年。三门县积极抢抓建设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战略机遇,聚焦聚力高质量,提升发展竞争力,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,强工业、扬优势、补短板、防风险,建设新时代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北部引擎,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